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2012奇萊東稜第三章:地圖沒說的事

D3(10/23):天氣:晴午後霧雨 人員狀況:腳程差距頗大
本日行程:C2─>倒木營地─>磐石山─>鐵線斷崖前營地─>鐵線斷崖第一段─>鐵線斷崖第二段─>鐵線斷崖第三段─>岩壁橫渡─>上下鋪營地─>H3059峰─>H3089峰─>H3075峰─>太魯閣大山北鞍營地(整裝換輕裝)─>出發─>太魯閣大山─>回程─>太魯閣大山北鞍營地C3

話說這奇萊東稜除了箭竹出名外還有所謂的十八連峰(也有一說是十九連峰),但出發前從地圖上我卻怎麼也找不出這十八連峰所在何處?看看1/25000地形圖由磐石山到太魯閣大山北鞍間,地圖上怎麼算都只有三個獨立標高的山頭(上河新版高嚮圖則有六個),即使是從盤石山中峰開始加上沒有獨立標高的突起也算在內也也只有不到十座山頭,這十八連峰在那,地圖上怎麼沒有說?

0200 起床,放眼望去週圍全是水鹿。昨晚從2100開始水鹿就開始包圍我們,起初只有幾隻害羞的探頭瞧瞧而已,但後來看我們沒什麼反應便膽大了起來來,不但越靠越近還越聚越多,最後鞍部旁的草坡上一共站了近十隻的水鹿,即使我們都起床了用頭燈照牠們也一動都不動,絲毫沒有要離去的意思。

0345 出發,天氣大好,天空掛滿星星。

C8
由磐石山中峰營地至太鲁閣大山航跡
C6
由磐石山中峰營地至太魯閣大山高程
C3
由磐石山中峰營地至磐石山航跡
0437 H3015M,倒木營地,是位在鞍部的一塊空地,可能因為右側有一顆大倒木而得名,四週圍則被高大的樹木所圍繞。這一路由磐石山中峰過來的路徑箭竹是越走越多、越走越密。

0523 H3065M,山腰間有塊不平的小空地,約可搭4TX1,一路在高密竹與倒木中鑽行。

0538 H3100M,實際標高3106M,由稜右腰繞後切上位在山頂末端的盤石山三角點,山頭有半面是樹林,趁著剛日出的微弱光線大伙簡單拍了登頂照。
0600 由磐石山出發。
C4
由磐石山至太魯閣大山北鞍營地航跡
才一離開磐石山就展開與高密箭竹纏鬥,在此我開始體認到一個事實,那就是所有遠看像草坡的植被實際上都是高密的箭竹,以這樣的箭竹再加上十八連峰,接下來的路真是不好玩了!

0633 H3100M,在一稜左的透空處,路徑就開在崖邊,我竟然一腳把腳點踩掉了,同時人也跟著掉了下去,還好是清溪一把抓住我,而邊坡下頭也不是斷崖,不然真的就要掛了...........還好出門前有拜拜啊!

0650 H3115M,爬上3122峰,在3122峰前的鞍部路徑全都開在瘦稜崖邊,因為箭竹長的很突出,邊頂箭竹邊前進得要十分小心。
0657 H3065M,鐵線斷崖前營地,還蠻平的一塊空地,約可搭4TX4。
0740 H3085M,岩壁橫渡,有塊木頭不要踩,因為這木頭已經枯了踩了可能會斷掉。
0744 H3010M,岩壁架繩下攀,在最下方有顆倒木要抱著樹繞到另一邊,下方腳點也不好要小心。由此往前望去有座岩峰,鐵線斷崖就是位在由岩峰右側腰繞的山腰處。
0746 鐵線斷崖第一段,是一片約5-6M的岩壁下攀,上方的緩衝地帶不大,由我先下攀探路。
0752 H3005M,通過鐵線斷崖第一段,岩壁要先斜切再下攀,要注意的是中間部份岩壁沒有腳點只能踩在固定繩子的鐵柱上,而最下方的腳點也不太好,要用力拉繩慢慢找腳點,最好是下方能留一人來指揮。
0804 H2995M,過鐵斷崖第一段之後轉個彎,會遇上一段上下架著二條傘帶的橫渡地形,這就是鐵線斷崖第二段不過並不難走。
0811 H3010M,一段小小的獨木橋後接上崩壁橫渡,崩壁上沒有手點只能抓著樹枝,個人認為此地的危險性頗高。
0820 H3015M,沿一顆大倒木的左側下降,最下方的手腳點都不佳。
0838 H2940M,一面幾乎垂直的岩壁下降,中段以下腳點很差,並不好走。
0854 H2925M,下到鞍部後上切一些有一小空地約可搭4TX2,此地應該就是所謂的鐵線斷崖後營地,在此休息。

連枯木都發出問號,到底還要上下多久啊?
0912 H2955M,通過2951峰後路徑要再陡下,反正這一路就是上上下下,早就忘了數是第幾峰了。

0924 H2880M,一段岩壁下攀有架橘色傘帶,不太好走要小心。
0950 H2865M,一段落差同樣有架橘色傘帶。
1002 H2885M,上下鋪營地,位在突稜上的二塊小空地,大約只能各搭4TX1,一旁有一帆布池用來接水但裡頭空空如也。
1027 H2910M,由上下鋪營地出發馬上是一面岩壁上攀,之後路徑就走在岩稜上。
1054 H2970M,稜線上一顆巨木,由左側通過可以看到立霧主山山頭上已是雲霧繚繞。

1128 H3040M,經過N個上下終於是爬上3059峰,不管如何,我要說這個在箭竹中的小山頭真是鳥到不行!
1143 H3045M,路右一空地約可搭4TX1,大伙在此休息午餐。

1219 H3090M,走到一座山頭尾端開始下降,看看GPS,這裡就是所謂的3089峰。事實上由3059到3089根本沒有平路可言,不!應該說是由磐石山至此根本沒有平路才對!看看由3059到3089峰在GPS上直線距離才幾百公尺,卻是要一路連翻三四個小山頭才能到,花了快一個小時才走到,什麼十八連峰,我看這根本是十八銅人陣吧............
根據「食神」中對「中國廚藝訓練學院」的描述,這少林寺十八銅人個個都擁有絕世武功,想闖過這十八銅人陣除一身好武藝外更有被打的遍體鱗傷的心理準備。以我的本事,少林寺十八銅人我可沒膽嘗試,但這一路由無止盡的箭竹、倒木與上下起伏所組成的考驗,我想難度應該不輸十八銅人陣吧!

1233 H3020M,一顆倒木橫渡。
 
1246 H3030M,路右一小塊空地,大約只能搭2TX1

1257 真是無話可說,讓人X到不行的十八連峰終於還是讓我們走到最後一峰3075峰了,當宣佈到達最後一峰時,撐過十八連峰後緊繃的情緒一下全放鬆,大家就像洩了氣的皮球,馬上癱在地上休息起來!
上到3075峰後我終於明白地圖上所顯示的平緩稜線事實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小山頭所組成,而這十八連峰就是藏在那根本看不出的等高線內。用說的也許你不明白,以下我把1/25000地形圖配合實際GPS的高程來做個比較,你就會明白這段路有多崎嶇了。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算算究竟是十八還是十九連峰,但不用告訴我,因為我都不想知道了!
C1
由磐石山至3075峰的二萬五地形圖
C7
實際行走的高程圖
不久前我曾詢問過航空測量所人員,到底這航照圖是如何算出等高線高度的,結果答案竟是「3D眼鏡」,沒錯就是用看3D電影那樣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在航照時同一幅地圖會拍攝二張相片再合成一張3D立體圖,繪圖人員戴上3D眼鏡後就是以3D圖的立體起伏來繪製等高線,至於如何判斷何處是處於同一個高度?航測所人員說這就得靠專業訓練與經驗的累積了。

由磐石山這一路過來,我也觀察到路徑都走在稜線高大的樹林下,我推測航照圖所呈現出來的只有這片樹冠層,因此下頭的地形起伏甚至實際高度都無法忠實顯示,而繪圖人員所描繪的也只是這些樹頂所表現出來的地形罷了。這樣一來就能解釋為什麼此處等高線圖與實際地形會有如此大的不同,而高度測量上也有著不小的差距了,像是地圖上標高3059的山頭在GPS上實測高度只有3034公尺,由此大家也可以明白這稜線上的樹木的高度。

1355 H2925M,路徑由3075峰後陡下至與3037峰間鞍部,不過路徑還要由鞍部向南腰繞直到穿出森林看到箭竹後才是太魯閣大山北鞍營地。
太魯閣大山北鞍營地有上下二塊,下層環境比較髒到處紙花片片,上層較大較平而且有塊藍色帆布可以利用,不過營地的老鼠頗為猖獗。一早出發至此大伙已經走了超過十小時,如果要再往返太魯閣大山還得再加上四小時左右的時間,伙伴中阿鏗、老凱與安仔三人考量後決定放棄太魯閣大山留守營地並為大家取水,其餘六人則整裝準備單攻太魯閣大山。

1424 H2940M,由太魯閣大山北鞍營地出發,往太魯閣大山路徑是要由上層營地往南走,在箭竹上有綁路條,但路徑一出發馬上鑽進箭竹迷宮中,不但箭竹高密的可怕,加上路跡不清常有人在此迷路,要非常注意。
C5
由太魯閣大山北鞍營地至太魯閣大山航跡
1431 H2945M,二顆連續倒木要鑽過。

1502 H3045M,路徑由二面岩壁所夾的草溝間陡上再向右切。
1553 H3230M,爬上太魯閣大山前峰,由營地往太魯閣大山的路徑一路都不好走,前段有高密箭竹,後段則有蠻多陡上的危稜,至此爬上前峰還得後得繼續往中峰前進。

1557 由前峰往前所看到的山頭並不是中峰,因為路徑會由這座山頭的右側腰繞過去,再前方還有二個山頭才是中峰與基點峰。
1601 H3250M,過了中峰後才會看到太魯閣大山的基點峰,還有段距離。
1612 H3280M,實際標高3283M,登頂太魯閣大山,基點位在最遠的山頭上,小小一個山頂上三角點的對空標誌都還很完整。
1625 不敢浪費太多時間,拍完照趕緊回程。

1735 在天色昏暗前回到營地。阿鏗、老凱與安仔三人一共取了十幾升水讓我們不但今天晚餐有著落,明天的行動水也不用愁,因為有這些水我們的偉大航道也才能繼續下去,真的是太感恩了。關於太魯閣北鞍營地取水的路況、水況,就煩有去取水的三人再來補充了。

1900 吃完大鍋泡麵身子暖活多了,今天登上了太魯閣大山,明天的行程安排就可以比較輕鬆,決定讓大家明天睡晚點天一亮再啟程好了!

睡前為了明天行程的安排發了一頓脾氣,也讓原本愉快的餐後氣氛瞬間急凍。我想隊伍要做成任何決議前絕對有討論空間,但最後的決定卻只能有一個,因為在山上是沒有民主的,下決定的這個人就得承擔全部的責任,請相信我身為一個領隊在做任何決定前所考量的只有每位隊友的安全而已!

在地圖彎彎曲曲的等高線裡有山谷、有河流、或許還有夢想的方向,但再詳細的地圖也畫不出這一路伙伴們共同經歷的故事與情感。今天有三位伙伴留守營地去取水,在我們登頂的同時他們選擇做我們最有力的後盾。此刻鍋裡的一匙湯、壺裡的一滴水都代表了伙伴對我們的最大支持,取水看似小事,但能為伙伴付出這對我而言是件"偉大的事"!

山行者豪哥 2012/11/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