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9日 星期四

〈裝備清單與使用分享〉2014/09/28-30奇萊北壁下屏風

忍過了二個月的颱風季,再經過一團混亂的搬家後裝備大整理,終於又到出發上山的時刻。繼去年九月的奇萊連峰,這回要進行的是我們大北三的另一塊重要拼圖─奇萊北壁下屏風,這不但是一條景色、難度兼備的路線,也非常適合做為十月份偉大航道的行前訓練。

IMG_7123
 與阿信眺望遠方,行程的代表作之一

IMG_7026
 昨日的硬漢,今日的醉漢,看的出我的嘴型說什麼嗎?

IMG_7041
 喝酒不爬山,爬山不宿醉

IMG_7032
 這不是在搶登山杖,而是卡住了拔不出來

實際行程:
D0(9/27):台北─>竹山C0
D1(9/28):C0─>奇萊登山口─>黑水塘山屋─>成功山屋(午餐、背水)─>主北岔路─>上稜C1
D2(9/29):C1─>奇萊北峰─>下切點(奇萊北峰岩洞)─>大門牙(神奇岩洞)─>斷稜─>犀牛頭─>屏風南峰(午餐)─>鐘塔─>屏風三叉路─>第四水源─>第一水源(背水)─>合歡金礦─>松林營地C2
D3(9/30)C2─>鐵線吊橋─>塔次基里溪支流─>大禹嶺登山口─>埔里慶功宴─>台北

裝備清單:
警告! 此清單僅限於個人評估此次活動天候、行程與環境後所採用之裝備項目。因為不同之環境、天候條件及個人經驗、技巧差距僅能做為”參考”絕非一體適用,進行任何行程請依實際狀況及個人需求審慎評估並攜帶適當裝備以維護安全,特此說明!

裝備清單

在這份清單中除了風衣(Montbell EX LIGHT WIND JACKET漏了登記在表上)外,並沒有新購的裝備,也沒有特別輕量的裝備,所以也不想秤重量了。

團體裝備:
宿營裝備 :
Oware 14”X10”天幕一張(營釘14枝)

3X3M泰維克地布一張
技裝裝備:
8mmX40M一條
8mmx10M二條
帶環X1、大D、八字環
爐炊具:
4L大鍋一個
火楓蜘蛛爐一個
瓦斯三顆

個人糧食清單:
D1:早餐7-11吃、午餐7-11飯糰、晚餐尾西白飯加麻婆豆腐(乾燥包)
D2:早餐日本媽媽麵、午餐法國土司、晚餐日本脫水義大利麵
D3:早餐脫水通心麵(辣味醬包)、午餐埔里慶功宴

特別感謝:以下行程中個人與裝備照片大都由阿鏗拍攝提供,特此感謝!

背包:
IMG_7163
 由斷稜左側下切岩稜,背包這樣看就很清楚了

這顆在SMD改款出清時入手的Swift雖然款式老氣,但背負性與耐用度卻一點也不過時,整體而言Swift的設計可說是中規中矩,但那二個口袋超大的腰帶(Wing Belt)卻非常好用。如果不是因為這次帶上了NEX3微單眼,不然側背包就可以省了。這二個大腰包不只可以放行動糧、地圖、記錄,甚至是相機、電池、防曬油等,不論收納或拿取都是非常便利。不過,這顆背包在這回發生了一個之前沒遇過的缺點。那就是在第二天使用時發現,背包背部材質因為吸收了汗水竟產生了難聞的味道,或許是因為它背部材質的原故,不過個人還真是第一次背到會因汗水發出味道的背包,為此回家還好好特別清潔了一番。雖然氣味不會影響背包的功能表現,但對於心理上還是多少會造成不適,所以這也應該算是這背包的最大缺點了。

服裝:
IMG_7102
 三天的行進就差不多都這樣穿(岩盔也忘了列入清單)

風衣: 因應使用多年的RAB風衣功成身退,所以這回換上剛從日本採購來的Montbell EX LIGHT WIND JACKET,它的重量上只有原本RAB的一半,但在它那薄如蟬翼的手感下,第一印象卻是對它的耐用度不禁打了個問號。

還好,北壁的岩稜與高密的箭竹並未難倒這件風衣,三天行程中它所表現出的強靭超過我的預期,不要說破洞,連勾紗都沒出現,看來我應該一陣子也不用找新風衣了。至於其它的表現上,雖然它夠輕薄,但硬式風衣的問題它也沒少,也就是說如果你很怕熱或多汗,那個人是不建議你穿這類風衣,因為以我自認這麼耐熱的人穿著仍感覺悶,所以請不要只在意它的重量,服裝還是要視個人體質與環境來做搭配才是。

IMG_7104
 整裝

IMG_7178
 通過所謂的小號死亡稜線

保暖層: 如果你問:「U牌羽絨衣登山可以用嗎」?那不可否認,對個人使用而言,在這個行程中它的表現稱的上”好用”。以在稜上的第一夜來說,毫無遮蔽的營地在入夜後溫度遽降,清晨起床時的溫度計顯示為1度,但從天幕上佈滿反潮的結冰看來,最低溫明顯不只如此,個人穿著這件羽絨衣不管是在營地活動或搭配JRB的Quilt它都十分稱職,甚至是在第二天清晨出發時因為氣溫很低,我實在不想只穿風衣發著抖熱身起來,所以我就把這件羽絨衣一路穿上奇萊北峰,這樣的實用性反應在C/P值我想真的夠了。
IMG_7085
 D2清晨出發時,最前頭的我就是穿著羽絨衣
鞋子: 算算個人穿著短筒不防水的鞋子爬山也有不算短的時間,對於很多人最害怕的腳濕這點也有不少體悟,事實上這真的沒想像中這麼難接受,但這樣的經驗我相信就算說了再多次還是不如大家有機會親身感受過一次,只是有一些經驗可得先提醒大家。
DSC03254
 Inov-8的鞋子,個人十分喜歡

首先,防水的鞋子濕了之後會難受與難乾,原因一部份就來自於它的防水設計,表布與防水的膜層反而讓內部濕了之後更難乾。因此選擇輕量不防水快乾的鞋子不但可以讓濕了的鞋子快乾,更可以讓濕的鞋子在穿著上有比較好的舒適感,當然這最好還有襪子的配合。個人是偏好穿著羊毛的襪子,因為我發覺如果是穿著化纖的排汗襪除了在鞋襪濕了之後容易產生水泡,還有化纖濕了又乾之後的味道真的是夠可怕,所以個人是喜愛採用羊毛襪,SMARTWOOL的PHD HIKING(中等與輕量的款式)就是我目前的主力。


或許選擇輕量、短筒的鞋子有很多人疑慮的是這種型式的支撐性與保護性不足。的確,如果你背著重裝的話那我並不建議你穿這樣的鞋子,畢竟各種鞋款本來就有其設計與使用的不同目的,輕量的鞋子本來就不是強調支撐性與保護性,所以請依自己的需求加上整體的考量來選擇使用的鞋款,不然光輕了鞋子其它沒輕下來的結果不但沒用反而可能造成傷害不是嗎?

事情都有一體的兩面,有優點就一定有缺點,輕量的裝備絕不因為輕量就什麼都好,所以我就來說說這短筒鞋子的缺點。光是因為不穿綁腿會三不五時有石頭、泥土、小樹枝 掉到裡頭這點就讓人一路得停下來清理,夠煩了吧。另外,因為它沒有辦法像高筒的鞋子固定腳部,因此下坡時腳在鞋子的滑動會比較明顯(鞋子大一號),像從屏風三叉路口下到第四水源這樣的陡下,腳還真的它有點吃不消。

宿營裝備:
DSC03257
 D1在稜線上搭營
 
DSC03273
 採用開放式的搭設方式

DSC03287
 一夜過去從天幕上抖下的反潮結冰,還有另外一坨

DSC03610
 C2搭在松林營地一夜乾爽
 
這回的天幕與地布都是公裝,個人宿營裝備只有睡袋睡墊等裝備,我依照去年經驗帶了JRB的Sierra Stealth睡袋但又怕不夠力,於是去年九月沒有的羽絨衣羽絨褲全都一同上陣。事實證明,穿著保暖衣褲再把睡袋攤開來用蓋的,真是舒適又保暖的好方式。 至於團裝的部份,五人使用一張大天幕加地布,兼具輕量、變化與機動性,這些年來用慣了天幕,不只山屋更對於帳篷可說少有留戀,天幕露宿袋早已是在野外習慣的家。

對於使用上的經驗上,我在此想來和大家分享關於反潮這回事。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沒有不會反潮的帳篷,只有不會反潮的地方」!真是至理名言也不為過。反潮的發生因素是很複雜,但很明顯環境的因素往往強過裝備因素,如果換句白話文來說就是說不管你花多少錢買多好的帳篷都沒辦法不反潮,因為這問題並不是光買什麼帳篷就能解決的。

以這回行程來看,D1我們搭營的稜線
營地是毫無遮蔽,夜晚輻射熱流失的狀況非常嚴重,反潮從大家入睡的一個小時內就非常明顯,到了清晨起床時從天幕抖下來的冰多到嚇人。你說這是天幕不夠通風嗎?我們還採開放式的搭設,還是天候不同嗎? 基本上這二晚是一樣的天氣,那問題在那?。D2我們搭營在松林營地,樹林內不只溫暖避風,更多了樹林可以阻止熱輻射流失,一夜下來的結果就是一滴反潮都沒看見。我想說的是,反潮雖然的成因很多,但絕不會因為換個帳篷天幕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對於反潮你也不必太過於煩惱,因為只要了解反潮現象的成因,做好處理就不會是大問題,在此還是要套句歐洲帳篷名廠的話:「反潮怎麼辦?擦掉就好了啦」!

食物與爐炊具:
DSC03260
 公裝的爐炊具就只有那個大鍋與爐子而已
 
爐炊具的輕量永遠是與糧食密不可分!像我們這次行程採取小隊伍、糧食自理方式、要求大家儘量採用脫水食物、只提供早晚餐熱水,執行下來的成果就是,公裝只有一個大鍋與蜘蛛爐、瓦斯只用了一罐還不到(如果不是有人D2煮火鍋可能會更省)、不只輕量、省水而且炊煮有效率還沒有清潔需求,這些對我們而言就比起大魚大肉來的更有意義。

DSC03255
 D1晚餐
 
DSC03263
 塊狀的麻婆豆腐沖泡包

DSC03286
 還原後的"茄子"

DSC03280
 還有"九層塔"

DSC03599
 D2晚餐義大利麵

DSC03602
 沖泡超快速,但水加的太多了一些

DSC03607
 D3早餐的脫水通心麵

至於個人糧食,這回主要吃的也是剛從日本帶回來的脫水食物。D1晚餐用尾西白飯搭麻婆豆腐沖泡包,先不論口味,但這塊狀的麻婆豆腐經過沖泡竟然還原出肉燥、九層塔還茄子,真的讓我不得不吃邊讚嘆它的神奇。至於D2晚吃的則是脫水義大利麵,它的特點是只要熱水沖泡三分鐘即可食用,跟泡麵一樣快速方便,口味上香辣十分好入口,只可惜份量比較少一些再加上一不小心水加太多變得湯湯水水的影響了一些口感。

好久沒有寫文章了,這以上拉拉雜雜寫了一大堆,希望提供大家一些參考。對於裝備個人還是老話一句,裝備始終都是死的工具而已,你不會因為有了輕量的裝備就達成輕量化,畢竟你的需求不會只靠裝備就能解決。對於輕量化,我是不相信輕量化有什麼速成的武功秘藉也不會藉著輕量裝備一步登天,我只相信經過詳細的準備、分析、計畫,再加上行程中實用、感受與學習,透過這樣得到的技巧與經驗才是最實用也最符合你自己需求的輕量化方式,與大家共勉之。

 
山行者豪哥 2014/10/09

12 則留言:

  1. 真的謝謝每次豪哥這麼用心的分享及寫文章。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今年一直很忙,所以文章寫的也不是很勤,只希望提供一些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參考。

      刪除
  2. 豪哥 請問一下 10/24 週五晚上 約10點 您可有熟識的人 可安排開車 載兩人通過 銅門檢查哨 我跟朋友 想露宿 瀧澗電廠 然後隔日 爬瀧向夫婦山26~27日下山 ? 費用沒問題 是接送 及 過檢查哨比較棘手 Max.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曾有一篇 5月份 記錄嵐山工作站的文章 文中提到的 接駁 林大哥 他可以 載登山客嗎 我們只有兩人 懇請豪哥大大賜教 ^^

      刪除
    2. 謝謝豪哥 今年6月 那裏有大規模抗議事件 還放狼煙 部落對大批素質差 觀光客反感 後8月份 颱風 有小坍方 整個檢查哨 就開始 配合 不受理申請 入山 除電廠人員及部落居民 要從瀧向夫婦上嵐山 今年似乎難度很高 只能期待 林大哥 是否能有... 熟識的"門路"才能進去了... 謝謝豪哥 我等您電話 再去詢問克服之法 ~^^~

      刪除
    3. 走檢查哨那邊的路我不清楚,因我們是走對岸的初音山西北峰、七腳川山路線上嵐山的,這個可能要問林大哥,他本身有爬山也常在那活動,問他會比較清楚。

      刪除
    4. 嗯嗯 有詳讀您的記錄 我知道 我知道 這走瀧向上 看登山補給站的行程記錄 能快上1天 很想試試 林大哥的電話 有問著嗎 ^^

      刪除
    5. 林瑞美先生 0933 485 072

      刪除
    6. 感激 豪哥大大大大 慷慨分享 所有珍貴經驗

      刪除
  3. 豪哥..
    請問,你那看起來美味的西尾飯和乾燥義大利麵..改上哪兒買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是去日本出差時帶回來的,台灣尾西飯我記得有人賣,好像是高雄百岳吧。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