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豪哥開講〉甲午年末談登山輕量化的現在與未來

IMGP9139

甲午年正可謂多事之秋,對於登山輕量化來說也是如此,個人對此還頗有感觸,值此歲末年終之時,就將今年輕量化的相關發展與變化做了一個整理,除了關注輕量化的現在,更讓我們一同展望它的未來。


2014的輕量化大事
今年對美國的輕量化而言發生了二個非常重要的事件,第一首推GoLite的關門大吉,第二則是Nunatak的轉手,對一位長期觀察輕量化的登山者而言,除去表面的商業因素,它們背後的意義與產生的影響都值得大家深思。

GoLite這個輕量化的開山品牌竟然在2014年畫上句點可真使人無限感嘆,但GoLite的結局卻真實呈現出身處大品牌與輕量小廠之間的困境,更證明了裝備界的激烈競爭,無法創新取得領導地位就可能隨時遭到淘汰。

相對於GoLite,在天秤另一端的Nunatak,它的出售與轉手*說明了輕量化小廠發展的難題,即便具有穩定的市場但仍必需在生產規模、利潤與理想堅持間取得平衡。我相信Nunatak並不是個案,從2002年以來我們看到很多小廠在這樣的狀況下做出了抉擇,而結果不盡相同。

由這二個品牌看似並不相關的事件,我們卻能夠統整出其中的交集,因為這不只是大小廠的區別,也不單單是商業上的經營,更重要的它是包含著對整體輕量化過去與未來發展的省思。

*根據Nunatak官網2014年底的最新消息指出它已經找到新買家並在進行轉手之中。


看看輕量化市場的現在
還是先來看名聲響噹噹的GoLite,或許你不知道GoLite比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輕量化小廠出現的更早,而它更是第一個將原本屬於小眾、自製的輕量化裝備量產並推向大眾的裝備廠商,在輕量化之中具有代表性的地位,但曾幾何時這輕量化裝備的首選卻淪為乏人問津的常年特價,GoLite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總結GoLite的今日其實很簡單,它率先創出一條成功的路,但也因此受困在死胡同中導致它的破產。這條路是什麼?就是它的市場定位與方向。要知道GoLite的成功來自於它不只量產輕量化裝備更率先瞄準輕量化與一般登山裝備間的市場,也就是說它推出的裝備比傳統的裝備輕一些,又能讓輕量化與一般登山者都夠接受並使用,當初這條沒人嘗試的路不但讓GoLite一舉成功,更因這樣的市場策讓輕量化真正被推上大眾舞台並進入登山的主流。 只是好景不長,商場上只要有利益就會有競爭,因此它原本佔據的市場開始受到大廠的注意也紛紛推出類似性質的產品,而此時真正輕量化的地盤也漸漸被各小廠所佔據。在這樣的狀況下,如果是位一般的登山者,你想購買介於輕量與一般的裝備,在市面上除了GoLite還有很多選擇,如果是輕量化登山者,GoLite感覺算個半調子的輕量化品牌,如果是真正考量輕量就很難列入考量,就是這樣在輕量與傳統之間上不上下不下的尷尬位置讓GoLite發展日漸受限。

或許GoLite的成功樹立了輕量化的里程碑,輕量化的確由此開始飛快發展但GoLite本身呢?根據2009年GoLite自己做的營運報告,它在2006-2009的業務成長高達28%,甚至經營目標還規劃到了2005年,如今看來真是讓人不勝睎噓。到底GoLite的商業經營出了什麼問題我不知道,但我們在GoLite末期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有氣無力的品牌,裝備沒有創新、概念沒有領先,像是Jam背包的改款,重量不減反增,甚至推出70L這樣不符合輕量化使用的商品。這些不但打了自己所謂go lighter的核心價值一巴掌,更被輕量化界笑稱應該改為go heavy更合適,在這樣的情況下GoLite的收攤或許早有跡象但還是令人深感婉惜。GoLight的破產會不會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可以思考的是那些同樣定位在這個市場的公司呢是不是也會遇到相似的困境?所謂一般與輕量化的裝備界線是會逐漸模糊或是更加壁壘分明?這個市場是個死胡同還是能走出新的一條路?除了看下去我沒有答案。

談完了GoLite再回頭來看看Nunatak,如果說GoLite是位在輕量化天秤的一端─重量比一般裝備輕上一些,但設計、量產,以及適合大眾使用的特色都偏向大廠,那這Nunatak絕對可說是輕量化小廠的代表。Nunatak強調輕量、設計、手工、全客製的特點在市場上可說獨樹一格,但也因為這樣的特點卻使得它始終擁有穩定的市場,而且處於頂尖的地位。以Nunatak的營運狀況應該是高枕無憂的,但就在今年底它也宣佈出售並停止部份業務與產品,從Nunatak的高度我們也不難點出當今小廠所面臨的發展阻礙。

Nunatak如同很多輕量化小廠一樣,是由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以家庭即工廠方式所創造出的品牌,藉由網路的虛擬行銷通路讓它們快速成長與茁壯,但是在發展到達一定規模後這些小廠們卻面臨更多的商業與經營的考驗─市場需求增加產能能否增加?網路與實體通路的抉擇?與同性質產品競爭如何因應?理念與現實的拉鋸如何平衡?這些都在在考驗著輕量化小廠們。從過去幾年對小廠的觀察,我們可以得出幾種不同的發展型態與因應策略。

首先,面對擴大生產的問題,有些品牌選擇引入資金,例如GG,畢竟想擴大生產代表成本勢必增加,但選擇引入資金後是否能保有產品的主導權就是另一個問題,甚至可能被迫離開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而這些輕量化小廠的創辦人往往不只是公司的招牌,更因為由他們豐富的登山輕量化經驗所創造的產品才能得到消費者的青睞。主要面對這個問題的幾乎都是2002年出現的這一批輕量化小廠,選擇引進資金或換手經營的結果,就像是近來創辦人Brian Frankle離開ULA,或者像Glen Van Peski仍在GG掛名,至於其它的品牌,沒有引進資金的SMD目前力圖振作,只有MLD與TarpTent看似狀況穩定。

當然也有品牌並沒有這樣做,但數量不多例如Nunatak,只是要能保持這樣的營運方式,除了其市場與設計策略獨特,還有高品質與高價位始終得到消費者青睞才能支撐至今,舉個再好不過的反證,看看三小廠之一的FF近年來的改變,更對應出Nunatak的這條路一點都不好走。Nunatak這樣的堅持,就在沒有轉型的狀況下,只因為老闆的身體不佳這樣的健康因素,使得這麼有價值(不管是有形或無形的)品牌面臨轉手命運,這樣的結果說明了小廠面臨的兩難抉擇是多麼現實。

當然除了內在的經營問題還有外來的挑戰,市面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輕量化小廠,讓原本的市場更加飽合。特別是近些年新掘起的幾個品牌,例如ZPacks與HMG,它們發展之快肯定是讓原本的品牌壓力頗大。如果把當今一線的輕量化小廠攤開來一看,只要簡單觀察就不難看出那些是快速茁壯而那些卻在苟延殘喘。簡單分析這些當紅小廠的成功,其共同特色不外乎敢用更輕的材質、推出更新的設計,讓它們很快獲得輕量化界的注目並取得大廠之外市場領導的地位。相對一些設計與材質較傳統的小廠則因為大廠輕量化裝備的向下侵略,讓它們更加受限。另一個明顯的現象是,當新的品牌很快的增加生產規模,相形之下更壓縮了原有品牌的空間,小廠的發展之間也開始出現兩極化的現象,未來這個都是值得觀察的地方。

想想輕量化發展的未來
只透過GoLite與Nunatak,我們能否窺見當今登山輕量化的全貌?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如此的解讀當然有其不足之處,因此除了裝備市場外,當然更得看看觀念上的變化,對此個人願意提出以下的觀點讓大家思考。早在幾年前歐洲就有人提出輕量化已死(The Death of Ultralight)這樣的論點,就是基於當前的輕量化缺少了創新與突破。個人雖然認為這「死」(death)的用字有點太沈重,但美國輕量化的發展呈現停滯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原因是什麼?第一就是輕量與非輕量的界線日漸模糊,第二則是輕量的追求似乎已達到一個瓶頸。

首先,經過這些年登山輕量化的發展,不但一般登山者逐漸了解登山輕量化並接受,也讓輕量化裝備的市場大開。當大廠垂涎這塊大餅並大舉進軍輕量裝備同時,一般品牌的輕量裝備與小廠的距離被拉近,今日一般的登山者早已不再需要當年Ray Jardine那些所謂先進的技巧也能使用更輕量的裝備,甚至輕量化的量化定義數字也不再需要特別購買那些輕量化品牌的裝備也能達成,所謂的輕量化與非輕量化的界線是不是也模糊了起來?

其次,對於登山輕量化來說,追求輕量絕非唯一目標,但數字很明顯是眾多輕量化登山者眼中的重點。在這二十年來持續不斷追求著更輕量的材質與裝備之後,輕量的數字可說一再向前突破,但問題是這樣的追求終究有其極限,在達到一個無法克服的物理限制之後,空有漂亮的重量數字,這樣的輕量化還有多少意義。

對於第一個問題,在更多人透過輕量化裝備接觸所謂輕量化的同時,輕量化根本的觀念與技巧卻沒有一同被重視。當有更多人談論輕量化、有更多人買輕量化的裝備時,你卻很難從這些人口中聽到”怎麼做”,而且是從評估、到執行、檢討的整體輕量化做法。不要讓眾多垂手可得的輕量化裝備誤導你,要達成輕量化是如此容易,因為裝備只能解決輕量化些許的問題,但它絕不是所有問題的唯一而且正確的解答。在一般裝備不斷追求輕量的同時更突顯的是輕量化觀念與技巧的價值。 對於一般的登山者所能肓受的輕量的裝備,大都是採用較輕量的材質與簡化一些設計來達成本體裝備的輕量,但這樣的輕量對於大廠而言卻只能保持在一個限度之上,畢竟他們的目標銷售群是一般的登山者,需要觀念與技巧的輕量化裝備並不是是它們的主要市場,而且這種產品賣給一般登山者的結果勢必失敗。因此或許輕量與非輕量的界限不再明顯但這仍是局限在二者的交集部份(就是GoLite原本設定的那塊市場),這個交集可能持續擴大,但至今仍有其難以融為一體的部份。

事實上對於這樣的現象,有志之士早已提出新的看法,像Will Rietveld就提到了基本重量(base weight)定義的檢討。不過目前看來在入門等級LW的9kg沒有什麼動靜,但SUL等級的2.25kg,BPL卻希望將其由5提高至6磅成為所謂的MSUL。你或許不解,在現今裝備越做越輕的同時,SUL重量定義為何不減反增?其實MSUL這個數字反映的是當裝備重量降低到一個程度,卻讓執行上的限制與難度相對增高,造成適用性、實用性減低以及減少需求滿足的能力,當輕量化數字不再是一種挑戰而是一種折磨時,回歸輕量化的核心價值才是正途。

一轉眼輕量化發展經過了二十多年,時代沒有停下腳步,而裝備也一直在前進,在變與不變之間不要忘了再輕的裝備仍是需要登山者正確的觀念技巧來使用才能發揮功能。很多時候輕量與不輕量的差別並不全然只存在數字上,而是在腦袋裡,學習並珍惜輕量的觀念、技巧與經驗才是不變的輕量之道。

以上談了很多但都著眼在美國,畢竟處於領導的地位的它們動見觀贍。不過在過去的日子裡我們也看到世界其它地方輕量化的蓬勃發展,包括在台灣。看到我們本土的輕量化品牌不斷推出輕量化的產品,讓登山者們可以更容易得到過去只能望之興嘆的裝備,也有更多人開始了解輕量化注意輕量化,這讓我們對於未來登山輕量化的發展多了一份信心。當新的一年即將來臨,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遠,就讓我們一起為台灣登山輕量化努力,也別忘了持續觀注登山輕量化的未來發展,當然也要祝大家新的一年登山平安、快樂!

山行者豪哥 2014/12/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